






| 從軸承的進出口看我國軸承存在的問題 | ||
| 來源:admin 錄入時間:2012/5/24 『返回』 | ||
|
||
|
我國軸承行業基礎不穩固,軸承行業要實現產業升級、從質上面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知名度還面臨非常多的問題。 1,我國的軸承產品在國際上還屬于低端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主要靠價格的優勢來獲得國際市場。我公司以前接到過一個老外的詢價,讓幫助找一個深溝球軸承,通過交流,最終他給出我一個國內別的公司的報價,所給出的價格低的驚人,感覺好像就是“廢鐵”的價格了,國內竟然還會有人去做這種單子,提供的產品可想而知。可見國外一些企業對我們軸承的認知程度。 2,我國軸承行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品牌效應,基礎理論研究弱,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力度幾乎沒有,少原創技術、少專列產品。設計和制造技術基本上依靠模仿,經常看到一些小軸承廠家會說是按照SKF標準、或者某個品牌進口軸承標準生產的。不過我估計他連SKF標準到底是什么有可能都不知道,也應該沒有那些檢測設備。 3,出口產品各類單一,主要依賴價格的優勢。據統計,我國出口的軸承產品主要為低檔微小型軸承產品,而此類產品的國際市場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同時我們面臨俄羅斯、羅馬尼亞等國產品的競爭,只能以更低的價格去銷售,容易招致外國反傾銷的壁壘。有一個數據我們可以看一下,據海關的統計,2011年1季度寧波口岸軸承出口均價僅為軸承進口均價的35%。 4,制造工藝和工藝裝備技術發展緩慢,車床加工數控率低,磨加工自動化水平低。我國的大多數軸承企業,尤其是一些國有老企業中的生產主力仍然是傳統設備,對軸承壽命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的一些先進熱處理工藝和裝備都未能取得突破。因為沒有品牌效應,軸承價格低,造成在研發上面的投入少,從而生產出的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又沒有辦法擴大品牌,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另外企業因為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核心技術,無法打開市場,很多企業無法批量化生產,所以也就沒有辦法使用那些能控制軸承質量的先進自動化設備。 雖然有許多的困難,但總體來看,我國的軸承行業還是處于上升的趨勢中的。軸承加工貿易的出口成倍增長。隨著我國數控機床等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對國家高新產品的扶持,我想我們國家會出現一批生產高精軸承的企業在國際上打出一片天地 。 |
||
|
||